倫敦國家美術館個人筆記 1


棕紅色與黑白底稿

1.     確認構圖與互襯的安排 ( 冷暖色 / 光線 / 前後空間 / 明暗色階 / 以上對比需配置得當 )
2.     選擇細緻畫布或木板打棕色底後投影上稿 ( 不需過於清楚)
3.     上黑白色並注意邊緣線亮面可以厚點並做出筆觸暗面薄些並透出底下棕紅色
4.     明暗交界處要有銜接色某些透紅的皮膚也要透一些棕紅色
5.     亮暗面加強對比並整理光線及前後關係盡可能接近完成時的色階  

1.   某些畫作注重筆觸表現,運用細小筆觸做亮暗面的轉折而非用扇形筆掃 ( 大面積可先用扇形筆刷,範圍愈刷愈小並且更換有筆觸的小筆,到後面愈有層次,筆觸也要愈做愈多 )
2.   亮暗面交界處別只用染的

3.   男人紅色比例較多 ( 陽剛感 )























1.     暗帶的青色多一些(但也必須考慮固有色) 顏料雖然薄透但不能髒 也需要飽和
2.     亮帶的暖色多一些(但也必須考慮固有色) 顏料厚實有筆觸
3.     亮暗面皆要帶冷暖的變化





















1.     有種螢光紅橙的顏色,類似手電筒照手指透出的顏色,作為反光面的顏色特別好看(例如腳趾邊緣的反光 兩股溝中間的反光)
2.     布的皺褶的轉折處顏色變化非常重要 通常有個第三色做銜接 (例如黃布中間也要有5的螢光橘紅適度銜接點綴 )
3.     明暗接界線要有虛弱/力道/收放之分 (參考寶寶手臂上邊緣線)























1.     就算只是一個指頭的亮面也是要有非常多色調的變化
2.     寶寶屁股的暗帶也是有很多層次之分/脖子上的暗帶有螢光橘紅+青綠的冷暖層次/有些暗帶下得較重(比如膝蓋腳背)需思考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影響(光線?對比?互襯?其他?)
對了, 手機拍不出寶寶色調的變化,回國了只能靠自己記憶去還原
3.     視覺聚焦及對比很重要 ( 這張畫若沒有黑白碰撞,就會顯得平乏無趣沒有重點 )
一個畫面有愈多的前後關係愈好 ( 例如毛皮大衣襯在黑綠色前很有空間感 )
4.     筆觸很重要,運用細小筆觸做亮暗轉折而非扇形筆大面積刷 (前幾層還可以,範圍愈刷愈小必須更換小筆做出筆觸)
5.     前進空間可以用邊緣線/顏料後薄/亮光油去表現
6.     受光面的蕾絲以及櫃子上的金邊有亮光油的反光
7.     夏丹人物畫的白色有精彩的筆觸
8.     質感/肌理劑的使用

9.     淺色衣服的反光/深色衣服的反光/衣服皺摺的反光/第三色要怎麼加?加在哪裡?比例拿捏?

(未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藝術風格的概念筆記

浪漫主義 (上)

臺南奇美博物館個人筆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