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9的文章

臺南奇美博物館個人筆記1

圖片
首圖先放一張美美的奇美博物館夜拍攝影 (圖片取自中廣新聞網) 以及好吃的擔仔麵(灬♥ω♥灬) 這篇看畫筆記的部分寫的很散亂 基本上是一篇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筆記XD 第一次來奇美博物館是十幾年前的小時候 當時還在舊館的奇美實業大樓 當年那尊號稱世界最大北極熊標本(下面這隻,圖片取自奇美博物館線上典藏網站) 我還要抬頭看、看得目瞪口呆! 十幾年後再來看他 我已長高長大了 沒有當年那麼令我震撼了XD 還有古典肖像畫 小時候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現在長大了,再回頭看看那些油畫 我還是看得目瞪口呆。 當時已開始學畫了 小小的內心被精美的油畫作品感動 心底暗自發願長大後也要那麼厲害!!! (騙你的,我只有嘴巴開開+腦袋空空而已。)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奇美博物館歷史好了: 奇美博物館舊館於1992年啟用,2013停用 新館建築工程於2008年12月開始動工 花費台幣約18.5億元興建,佔地9.5公頃 2015年1月,於都會公園的奇美博物館新館正式啟用。 打到這裡 突然覺得想了解的人去看維基百科就好了 來閒聊一下 聽說童年的陰影與長大後的性格有很大的關聯性 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最害怕國語課的到來 只要打開課本我就會出現 心理學中的制約反應: 看到課本裡擔仔麵的圖片,就流口水 看到課本裡擔仔麵的圖片,就流口水 看到課本裡擔仔麵的圖片,就流口水 這樣反反覆覆,讓我完全無法專注在學習上! 以致於現在,還是會把擔ㄗˇ麵唸成擔ㄗㄞˇ麵。 我童年最大的陰影、莫過於國小三年級下學期的國語課本的內頁 (看得到卻吃不到的擔仔麵圖片) 就是因為這樣想要卻得不到的童年的遺憾 長大後才會有這麼愛吃擔仔麵的性格。 轉眼間十幾年 已能坦然面對小時候恐懼了 敢回頭看,是因為我終於吃到擔仔麵啦!!!(就是這一頁) 其實最近幾次來台南都會去吃國際盛名的度小月擔仔麵 真的是像課本裡寫得那樣:「小小的一碗擔仔麵」 難怪課文裡的小朋友還「要了第二碗」 上次去台南有去吃一家在地人推薦的「小公園擔仔麵」,在圓環旁 都同樣好吃,個人認為小公園CP值更高~ X話說完了XD 以下開始你看了會覺得亂七八糟的個人筆記 Portrait of Frederick van Marselaer 范戴克 臉部的英國紅與青綠色的分布分散 (範圍小,陰影面會

關於空間的筆記 3

圖片
前面兩篇談到運用 色彩 以及 邊緣線 能製造空間感 (還沒看過色彩的 點我   邊緣線 點我 ) 共同點 都是在「 平面中 」表現前後關係 今天要講的比較好理解些 因為我們要運用 筆觸與顏料的堆疊 在「平面上局部 增加厚度 」,也就是說用 立體 而 非平面 的方式 讓觀者一眼就能感受立體感 不必慢慢去閱讀、理解 這樣的方式比起在「同個平面畫出前後空間」更清楚 因為並不是用畫的讓妳閱讀理解:這是前或後、凸面或凹面 而是 直接做出一個事實 用顏料疊出厚度與立體感 也因為這樣的關係 只有在 現場看 , 才看得出來 若是拍了照片, 照片 又變成 平面 ,就 失去意義 了。 (但我依然會放上幾張明顯一點的例圖) (上圖)可以看到帽緣底下陰影面顏料薄透到透出底層木紋 臉頰較有肉的部分可以感受到顏料與筆觸堆疊 上圖為西班牙畫家為拉斯奎茲名作 連結在這 我把白色衣領部分局部放大 這張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過原作 衣領部份是非常有厚度及筆觸的 所以視覺感有明顯前進的效果  上圖柳丁靜物 亮面顏料的堆疊不但可以製造出果皮凹凸的質感 更讓柳丁立體感UP 上兩張圖皆為大師林布蘭的作品 可以比較藍圈處與黃圈處在筆觸以及厚度上的差異 補充:古典油畫的三種技法 連結來源在此 古今中外,油畫最基本的技法有三: 一是北歐尼德蘭畫派,以揚。凡。愛克為代表的透明薄塗畫法; 二是南歐義大利畫派以威尼斯提香為代表的不透明厚塗畫法; 三由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為代表的融合南北技法 暗部透明薄塗,亮部不透明厚塗 的折衷畫法。17世紀以後的畫家,雖具有各自的風格和獨特技法,但都沒有脫離開這三種基本的傳統油畫技法。 可以看到第三點的 暗部透明薄塗,亮部不透明厚塗技法 就是 運用顏料的厚、薄 將畫面空間關係區分開 暗部較薄、亮面較厚 我自己在作畫時亮面也是會多疊幾層 暗面盡量3~5層內結束 亮面會畫到將近10層 但有次我在繪畫過程中不小心犯了錯誤 不得已將畫面暗面部分堆疊顏料以覆蓋之前的錯誤 這有多嚴重.... 暗面變厚了,代表亮面又要更厚了 也就是說我暗面失誤 不能只修補暗面的錯誤 而是整張畫,包含亮面的部分勢必要重疊好幾層了 這樣才能調整出正確的空間關係。

關於空間的筆記 2

圖片
今天來討論繪畫中 邊緣線 與空間的關係 要在平面畫布上表現出立體感 空間的營造很重要 每一項會影響空間的因素都需要去注意 會影響空間的因素很多 包括色彩的 色相  明度 彩度 邊緣線的清楚或模糊 顏料的厚薄堆疊與筆觸 材料的使用  (例如特殊保護用油) 上篇提過了色彩與空間的關係  (還沒看過的可以 點我 ) 今天接續講 邊緣線與空間的關係 先來介紹邊緣線 邊緣線就是輪廓最外緣的線條 有界定形狀的功能 比如說我今天畫一根香蕉 黑色的線就是邊緣線 我知道這是一根香蕉 是因為我用邊緣線來界定香蕉的形狀 邊緣線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 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空間" 大家都知道離我們近的東西 在視覺上相對清楚 遠方的景象會叫模糊 所以在拍攝照片時 景深的運用除了可以凸顯主題 更可以製造出前後空間感 將香蕉放置在花瓶旁 無對焦拍攝,香蕉和花瓶同樣清楚 我們會覺得兩者和觀者是相同距離的 但如果我將花瓶打模糊,會感覺到香蕉離我們很近 花瓶的視覺感更遠,甚至可以明顯感受到香蕉和花瓶的距離已不再同個空間 (手機拍不出景深所以拙劣的製作一張不自然景深照) 而邊緣線的清楚模糊也能製造出 類似的效果 本來想貼畫家的作品上來講解 但完整的作品有太多其他變因 (光線.色彩...等) 為了去除其他變因,我親自畫香蕉示範邊緣線與空間的關係 (上圖)黑色的線起了邊緣線的第一個功用-界定形狀 記憶的連結讓我們知道這是香蕉的形狀 可以看到上圖有四片垂落的果皮 有著 同樣清楚 的邊緣線 (但 前後距離的關係無法判斷 ) (上圖)為了使邊緣線起第二個功用-製造空間 把其中兩片果皮的邊緣線畫 模糊放弱 後 馬上能分辨出果皮的前後 (模糊的果皮距離我們較遠) 好了, 其實概念講完了XD 但在繪畫過程中,要確立每個空間位置是很難的事 畫一個香蕉還好,如果我要畫的是: 香蕉和蘋果擺在玻璃瓶裡,蘋果在香蕉後面 玻璃瓶前面還有一束花 (每朵花都會有遠近關係.連每片花瓣.每片花瓣的轉折都有

關於空間的筆記 1

圖片
今天來討論繪畫中 顏色與空間的關係 要在平面畫布上表現出立體感 空間的營造很重要 每一項會影響空間的因素都需要去注意 會影響空間的因素很多 包括色彩的 色相  明度 彩度 邊緣線的清楚或模糊 顏料的厚薄堆疊與筆觸 材料的使用 (例如特殊保護用油) 因為影響空間的範圍太太太多了 要認真做完整理的話 今天可能肯定交不出作業了...QQ 所以今天就先講 色彩與空間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色彩的 色相 明度 彩度 都會是影響空間的關鍵 這邊不多做解釋 , 如需要更進一步了解 色相 明度 彩度  的話 連結在這邊   (今天螢光筆畫了三次以示重要XD) 色相 (即色彩名稱) 暖色相會使空間前進 (紅色 橙色 黃色 ) 冷色相會使空間後退 (  藍色,藍綠色,藍紫色  ) 明度  (通常在同一物體上比較明顯) 明度高會使空間前進 明度低會使空間後退 (可理解為亮度或受光面,受光面通常較為前進或凸出,示意圖如下) 彩度 (顏色的飽和度) 彩度高使空間前進 彩度低使空間後退 有了概念以後 通常會開始出現問題 因為這些概念並不是必然的 可能會有很多原因干擾 在這裡幫忙整理初學者會有的QA問答 Q1.如果我畫兩顆紅色蘋果與綠色蘋果 紅色是前進色,看起來會比較往前 但我想把紅色蘋果畫在綠色蘋果後面 該怎麼做??? A1 可以提高綠色蘋果明度彩度 或者降低紅色蘋果明度彩度 Q2.如果我畫一顆橘色柳丁 那它的暗面(後退空間) 也要用冷色去畫嗎? A2 可以不用,因為固有色(表現物體本身的顏色)也重要 可以直接降低明度或彩度的方式去畫 當然要加點青色調去表現後退空間也可以 Q3.如果今天我畫素描 有什麼不用顏色去表現空間的方式? A3邊緣線是一個 質感筆觸也都是重點 (邊緣線與質感筆觸下集再說) 今日附 湯 圖 可以看到紅色水果彩度(飽和度)高,視覺感相較綠色水果前進許多 Q4至於明度呢? 為什麼綠色水果的明度較高, 但看起來卻相對後退? A4概念正確 但明度區隔前後空間通常要在同一物體

局部觀察筆記 2

圖片
局部觀察筆記之安格爾-泉 點我了解安格爾 點我了解這幅畫作 上圖取自網路 色調偏黃一些 接下來的圖片都是自己現場拍攝 但還是色偏灰色 原作顏色飽和度更高更粉膚一些 腳的部分較其他部位 灰粉一些 並有 透明感 (邊緣線有影響) 身體邊邊及腋下的邊緣線帶紅棕色反光 觀察邊緣線: (安格爾作畫 非常強調線條的表現 ) 邊緣線的收放/清楚或模糊 紅棕色邊緣線的強調,互襯較明顯 但膚色又很柔和 近看是帶有筆觸的 邊緣線轉折表情豐富 用邊緣線的變化製造出"團塊感"也很重要 (以下圖片可以瘋狂觀察邊緣線!) 其他: 為 一次性畫法 顏色 層次豐富 (但 不要豔 ,柔和為主,只要層次夠多就美) 手腳與膝蓋有比較高比例的紅色 其他膚色(手肘青.小腿青+白.腳背暗部青灰多一點,如果是亮部粉白多一點) 非常 強調身體線條的表現 今天同樣不知道怎麼做一個完整的結束 好吧下次見 XD